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徐婧)2023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2日在北京开幕。会上发布的《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2年全球旅行需求强劲复苏,发达经济体旅游表现较好,新兴经济体旅游恢复相对滞后,全球入境旅游呈现爆发式增长。
图为《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2)》发布。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本次大会是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举办的十场高峰论坛之一,以“新趋势·新业态·新消费 共创文旅新繁荣”为主题,旨在推动世界旅游城市把握新趋势,抓住新机遇,适应新业态,促进新消费。
北京市市长、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理事会主席殷勇在致辞时表示,今年以来,世界旅游业迎来了全面复苏和强势增长。北京作为全球重要的旅游城市,上半年旅游接待人数1.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2700亿元人民币,均同比增长一倍左右,基本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进入了“供需两旺、加速回暖”的全面复苏新通道。
西班牙塞维利亚市市长何塞·路易斯·桑斯对技术促进旅游业新发展表示赞赏,他在致辞中分享了塞维利亚市设立智慧旅游办公室、开发旅游智能系统、与大学合作开发全球旅游活动综合指标等做法,并提出“挖掘新的游客群体,提供多样化的服务”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新思路。
图为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致辞。 中新社记者 易海菲 摄
世界旅游经济论坛副主席兼秘书长何超琼认为,整个旅游行业的生态体系发生了改变,必须更加注重创新,推动新的消费趋势诞生。在她看来,世界旅游联合会可以将各个国家和地区聚集在一起,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
2023年,国际旅行需求强劲复苏,全球旅游在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给城市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会上,《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2)》等学术研究成果发布。
据介绍,《世界旅游城市发展报告(2022)》以世界上100个主要旅游城市作为样本,从城市知名度、产业景气度、城市智慧度、旅游安全度等六个维度出发,全面反映2022年全球旅游行业的发展动向,总结世界旅游城市发展的概貌。
根据报告,2022年世界旅游城市发展前20名排行榜中,纽约、东京和洛杉矶排名前三,中国的北京、上海和香港地区榜上有名,分别排名第七、第八和第九。
2023世界旅游合作与发展大会由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成立于2012年,是由北京发起成立的世界首个以城市为主体的国际旅游组织。经过多年发展,联合会会员数量从最初的58个发展至当前的242个,覆盖全球85个国家和地区。(完)
中新社香港9月3日电 题: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助大湾区港企升级转型 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中新社记者 魏华都
近年,新型工业化被视为粤港澳大湾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希望利用创新科技帮助制造业升级转型,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大湾区产业链优化升级,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香港的优势是研发能力和产品设计,大量生产则需靠大湾区内地城市强大的产业链规模,所以双方优势可以互补,帮助企业升级转型,做到真正的智能制造。”近日,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黎少斌接受传媒采访时如是说。
1967年成立的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下称“生产力局”)是香港法定机构。作为工业4.0的促进者,生产力局近年为内地港资企业提供先进技术和创新服务,鼓励它们升级转型,推动新型工业化在大湾区发展,并帮助企业通过香港“引进来、走出去”。日前,记者走访两所位于中山、与生产力局合作的港资企业,黎少斌称之为“模范生”。第一所是1988年始创于香港的模具供应商鸿利达,其在内地与马来西亚设厂制造医疗器械零组件、母婴及健康用品、工业及汽车零组件等精密塑料部件及产品。
2018年,生产力局为鸿利达中山基地引进自主研发的具备人工智能的车间数字化管理系统,让管理人员可掌握生产车间的实时状况,提升生产、库存及工艺质量的管理,减少员工沟通成本,实现无纸快捷信息交流令企业更环保。
在生产车间里,随处可听见机器运作的声音,却不见有人操作,原来车间早已实现“无人化”,部分车间更配备多台机器人,按照规划路线24小时不停工。
鸿利达集团创始人兼行政总裁蔡俊杰表示,转型为鸿利达带来直接回报,2022年鸿利达人均年产值比2018年增加约37%,产值和利润都有明显提升。当天下午,记者来到压铸机制造商力劲集团,其于1979年在香港成立,研制冷、热室压铸机及镁合金压铸机等,目前已发展成为跨国企业,所生产的设备销往全世界。
力劲科技集团执行董事谢小斯介绍,双方已合作20多年,生产力局提供多种技术支持及测试,例如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工艺在汽车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上,力劲与生产力局通过紧密的合作,成功实现注塑和碳纤维材料热压两道工序有效结合,同时生产力局也在多场国内外展会上与力劲一同将技术分享、推广。2000年,生产力局协助力劲检视注塑机及压铸机的设计,提出修改建议,以便符合欧洲安全标准的要求。
“企业实现智能化生产,整体成本普遍节省30%或以上,产能也增加一倍或以上。”黎少斌透露,目前大湾区内地城市有一成港资企业达到较先进的智能制造程度,其余的只能局部工序做到自动化,“但它们已踏出正确的第一步。”近日,生产力局与广州市白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白云区设立生产力局(广州)新型工业化技术工作站,支持港资企业利用白云区的产业和地理优势拓展内地市场,鼓励白云区企业通过香港“走出去”。
黎少斌说:“内地港企可同时受惠两地政策,生产力局未来将加强服务,帮助更多企业升级转型,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智能制造,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完) 【编辑:李岩】